本报报料热线报道(记者 曾燕) 虽然农历新年已经过去,但如今仍有市民热衷于玩摔炮。近日,市民邓女士向本报反映,她经过新兴二路一小区旁的道路时,恰遇一家长带着小孩在玩摔炮,她的脸被摔炮的碎屑溅到,十分疼痛。她上前劝阻对方,但对方并不理睬。对此,公安人员提醒市民,不要在人员密集场所、文物保护单位、易燃易爆场所、输变电设施和山林等地燃放摔炮,更不能对着人和建筑物、可燃物燃放。
记者走访:
多家杂货店经营摔炮
“妈妈带着女儿在路边玩摔炮,‘啪啪啪’地响。”邓女士说,2月28日20时左右,她回家时看到一对母女在路边玩摔炮。女儿大约6岁,手里拿着一盒摔炮,不断往路中间砸,妈妈也不时往路上砸摔炮。路上的行人见此情形纷纷躲避。邓女士经过时,一颗摔炮在她身后响起,炮纸屑溅到她脸上,令她觉得十分疼痛。于是,她上前劝阻,但母女俩并不理睬。
据了解,邓女士提到的类似的摔炮在我市杂货店里经常能见到,品种也有很多种。3月1日上午,在市下三云路一家摆卖各式文具、玩具与零食的杂货店内,记者见到显眼位置处摆着一个长方形的红色小盒子,盒子里面装着十几个绿色的像糖果一样的摔炮。据了解,这些“糖果”只要用力摔到地上,会“砰”的一声炸开。记者留意到,盒子上只写了产品名称,没有生产厂家的地址、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。
在京梧市场内,记者看到了另一种“简装版”摔炮,包装仅仅是一个红色纸盒,里面放着十几个白色小摔炮。店主说,这种摔炮每盒0.5元,一般不拆散出售。
在其他一些店铺里,记者还看到多个品种的摔炮,一般每盒要1到2元。有摊主称,其经营的摔炮“有威力”。
记者试图了解零售摊档销售的摔炮从哪里进货,有店主表示,在任何批发市场都能进货。
公安部门:
烟花爆竹不能随便卖
据了解,摔炮是一种相对危险的产品,其成分含有氯酸钾和赤磷,氯酸钾是强氧化剂,赤磷是强还原剂,含有这两种物质的化学物品敏感度非常高,加上里面还有粗粒的沙子,做成成品后,摔炮遇到撞击或挤压极易爆炸。
梧州市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零售烟花爆竹的商店、摊档以及向外地批发烟花、爆竹的经营单位,须向当地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申请专营许可证,并向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,方可经营。
市民燃放烟花爆竹时,应在规定时间、指定地点燃放,切勿在禁放烟花爆竹的区域燃放,不要在人员密集场所、文物保护单位、易燃易爆场所、输变电设施和山林等地燃放,更不能对着人和建筑物、可燃物燃放。而家长则应教育好孩子,不应带头在马路上燃放烟花爆竹。